更新時間:2018年01月29日 13426瀏覽
騰訊重金入股網宿科技——對于過去一年經歷股價低迷、股東出走的網宿科技來說,是資金補充;對于在云競爭中落后于阿里的騰訊來說,它在尋找通過投資和行業(yè)資源整合彎道超車的機會。
《財經》獨家獲悉,騰訊近期以10%的股份入股網宿科技(300017),以網宿目前324.32億元人民幣的市值計算,騰訊此次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人民幣。
網宿科技2017年Q3財報顯示,網宿第一大股東是網宿科技創(chuàng)始人陳寶珍,占股17.41%,第二大股東是網宿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劉成彥,占股11.98%,其他股東的占股比例在1%上下。騰訊此次入股意味著,它將成為網宿的前三大股東之一。
過去一年,網宿科技經歷了市值的低谷。這家股價峰值曾達到141元/股的公司,最近一年股價再三腰斬,最低跌至8.64元/股。截至2018年1月25日,其股價止跌企穩(wěn),為13.52元/股。
公司高管對公司股票有過數次減持。2017年9月,公司控股股東、實際控制人陳寶珍對公司減持880萬股。11月,陳寶珍再次披露了不超過3616.72萬股的減持計劃。此后,公司四名高管也提出減持計劃,但最終于12月22日終止。
除了高管減持之外,一系列機構股東也有出逃跡象。在Q3財報中,網宿的機構股東有23家,而在2016年底其機構股東有266家。一個被反復提及的案例是比爾。蓋茨基金,它曾在2016年Q4加倉網宿科技,但到2017年消失在了網宿的十大流通股東中。
市值縮水、股東出走的背后是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,最大的挑戰(zhàn)來自阿里和騰訊。CDN(內容分布網絡)市場的價格戰(zhàn)發(fā)起自2015年,阿里云率先宣布價格最高下調21%,四天后騰訊云緊隨其后,最高降幅達25%.此后雙方經歷數輪降價,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11月,阿里云在云棲大會上宣布整體降價25%,十天后騰訊云宣布CDN最高降價47%.面對阿里云最近一次CDN價格下調,網宿科技助理總裁李東公開表示,云計算和CDN的頻繁降價,反而會進一步拉長自身云計算的盈利預期,他并不理解阿里云的頻繁降價行為。
成立于2000年,網宿原是國內CDN行業(yè)的龍頭企業(yè),但自阿里和騰訊入局后發(fā)起價格戰(zhàn),擠壓了網宿科技的盈利空間。據網宿科技2017年Q3財報,公司凈利潤為5.72億元,較上年同期下降37.53%.2018年1月17日,網宿科技發(fā)布公告稱,2017年全年預計盈利7.5億元至8.5億元,同比去年減少40.02%至32.02%.一位市場調研機構分析師告訴《財經》記者,阿里和騰訊連續(xù)降價的邏輯是,他們不靠CDN賺錢,而是靠CDN獲客。阿里和騰訊通過規(guī)模優(yōu)勢降低成本,然后把規(guī)模效應反饋給客戶,再通過低價格獲取客戶。這沖擊了以CDN為主要盈利驅動的網宿科技。
網宿科技2017年半年報稱,競爭者有依靠降低產品銷售價格來取得市場份額的可能,公司面臨產品毛利率下降的風險。
此外,一位IDC圈人士對《財經》記者說,網宿業(yè)績不佳還受到以下三方面影響——其一,CDN牌照開放申請,更多企業(yè)加入CDN市場的競爭中,加速了一批中小客戶的流失;其二,BAT等互聯網企業(yè)從網宿的大客戶變成競爭對手,他們擁有豐富的產品線,CDN的利潤可以從其它業(yè)務補充回來,而網宿相對業(yè)務單一,在價格競爭上不具備優(yōu)勢;其三,網宿在海外業(yè)務布局上有不少投入,如收購韓國CDNetworks97.82%的股權和俄羅斯CDN-Video的七成股權,這增加了成本。
截至目前,在國內CDN業(yè)務上,網宿、阿里云和騰訊云三家為主要競爭者。上述分析師稱,網宿和阿里云在技術和規(guī)模上不分伯仲,一般來說大型傳統企業(yè)偏向于使用網宿,互聯網企業(yè)偏向于使用阿里云和騰訊云,但騰訊云是追隨者。
一位產業(yè)投資集團高管對《財經》表示,網宿科技受到阿里云的擠壓,騰訊云在與阿里云的競爭中慢一步。而CDN是云的一部分,如果騰訊投資網宿科技,騰訊可以把精力放在公有云上面??雌饋恚@是一個在二級市場能夠講得通的故事。
據研究機構IDC在2017年11月發(fā)布的公共云IaaS報告,阿里云在國內占近半份額,為47.6%,騰訊云位居第二,為9.6%.一位互聯網公司高管說,在整個云計算市場,阿里云遙遙領先,剩下的互相抱團是趨勢。
在網宿發(fā)展遭遇困境的情況下,騰訊為網宿帶來了新的資金補充;而對于落后于阿里云的騰訊云來說,它在尋找通過投資和行業(yè)資源整合彎道超車的機會。
對此,網宿科技公關部人士對《財經》表示,并不知情。